

《未转变者》的背景设定是怎样的?
《未转变者》设定在近未来科幻世界,人类因能源危机和基因突变技术失控陷入混乱。玩家扮演的「观察者」通过潜入多个异化城市收集记忆碎片,逐步揭开全球性意识网络崩溃的。游戏采用碎片化叙事,通过环境细节、NPC对话和隐藏文件构建起跨越十年的时空谜题。
《未转变者》的核心玩法机制是什么?
游戏采用混合生存与解谜玩法,玩家需在辐射污染和AI巡逻的都市中躲避追捕,通过改装装备(如电磁护盾、声波)和破解意识网络节点推进剧情。特色「记忆回溯」系统允许玩家在死亡后选择读取近存档的记忆片段,但会永久删除当前进度,形成高风险高回报的决策压力。
《未转变者》的角色塑造有何独特之处?
游戏中的角色均具备「转变等级」设定,初始形态为人类,随着接触异化能量会逐渐变异。例如主角在30级后获得半机械义体,但会失去部分人类情感;NPC如「锈蚀的邮差」在剧情后期会暴露其意识被上传至量子计算机的,形成道德抉择的张力。
未转变者图片
-
未转变者游戏图片1 -
未转变者游戏图片2 -
未转变者游戏图片3
礼包码
-
-
-
速领!2025年9月4日未转变者最新礼包码福利
礼包码时间:2025-09-042025年9月4日,最新收集的未转变者礼包码3mrCh8NyAojMB0EAym2KBQ9dmzAgLmVP8bJOHzQ...
-
-
-
游戏介绍

-
《未转变者》的美术风格如何服务于主题?
+采用赛博朋克与后末日美学融合的风格,建筑采用生锈的合金骨架搭配全息,人物设计强调机械改造与生物组织的冲突感。色彩运用灰蓝主调搭配局部荧光色,如重要线索处的神经脉冲绿光,隐喻科技与自然的撕裂感。场景破坏系统会实时改变光影效果,增强沉浸感。
-
《未转变者》如何处理多结局设计?
+游戏设置12个分支结局,取决于「意识保存率」和「异化程度」两个核心参数。例如全人类意识上传云端会导致「数据乌托邦」结局,但保留个体记忆则触发「破碎之火」结局。玩家需在后期收集200+个记忆晶体才能解锁完整结局树状图。
-
《未转变者》的音乐如何增强叙事?
+由日本作曲家石井ufotable操刀,采用AI生成与真人演奏结合的手法。主题旋律在玩家选择不同阵营时会触发变奏:亲人类派用钢琴主导,机械改造派加入电子合成器,异化派则使用扭曲的次声波音效。战斗场景中会实时混入环境音采样,如地铁坠毁时的金属撕裂声。
-
《未转变者》的MOD支持现状如何?
+官方开放了完整的SDK工具包,支持自定义地图、角色和剧情分支。社区已出现知名MOD如「时间裂隙重置版」将主线延长至40小时,以及「生态复苏计划」MOD通过调整游戏参数创造和平结局。但需注意部分MOD会破坏存档文件关联性。
-
《未转变者》的DLC「暗网回响」新增了哪些内容?
+新增「意识」交易系统和「记忆熵值」机制,玩家需在非法网络中获取加密数据片,但每完成一次交易会永久降低1%的记忆完整度。新增角色「神经织女」拥有操控数据流的超能力,其专属剧情揭示早期实验中人类自愿成为意识载体的事实。